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国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行动方案相继出台,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和政策牵引。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爆 发式增长,折射出国家对全球竞争新赛道的重视、市场对新质生产力新探索的乐观预期以及社会对新业态新发展的热烈期盼。在多种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实现其高质量发展,须多措并举,在有序开放低空空域、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
9月13日,由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25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定西)研讨会在甘肃省定西市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正厅级巡视员、世界数字经济组织顾问赵忠抗、甘肃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彦凌、定西市政协副主席徐景义、定西市政协秘书长王振中、定西市安定区政协副主席张应贤、定西市安定区政协秘书长周步青、定西市安定区经济开发中心主任赵平、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方国辉以及定西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兆信主持。
与会专家认为,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走向行业应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低空场景应用主要包括低空运输、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几大类。低空运输如快递、外卖行业;生产作业如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公共服务如应急救援、警用安防;航空消费如空中游览、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拓展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能力,更好满足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消费补贴、IP打造等方式不断激活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扩大“低空+”业态矩阵,将有力促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常态化发展,形成“天上飞”“地上热”的低空场景格局。
(首长为会员单位负责人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