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周年。8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参与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个重要合作平台,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支付业务稳步增长。10月1日至7日,全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32.8%和38.4%。其中,消费场景下非现金支付笔数和金额两年平均增长7.8%和1.4%,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国庆假期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我国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有力支撑我国消费扩容提质和假日经济活力激发,助力老百姓在购物、出行、文娱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9月26日至29日,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暨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南非、塞内加尔6个非洲国家作为主宾国参会,浙江和江西担任主题省。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本届博览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会模式,同步开启“云会议、云展览、云交易”。
近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可归纳为“五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降本增效、控风险、提升竞争力,更加注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新动能,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应对外部冲击,更加注重抓住新业态新模式新机遇、拓展外贸空间,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
到202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5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日前,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为促进生态改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作为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做好稳投资、稳外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8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当前我国投资和外资形势作出回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说,今年以来,受到基数效应影响,投资增速“前高后低”,总体上保持恢复增长的态势。同时,近期汛情、疫情等因素对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7月以来出现在部分地区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除,有利于投资恢复增长。